长安如梦里, 何日是归期?
本文本质上仍然是年度总结, 但以「年度总结」为标题未免平淡; 于是回头想过全年, 也许思想上的彻底转变和出走可以定为今年的本底罢: 以前那样单纯但有劲的日子一去不返, 过去的我从此远去——长安如梦里, 何日是归期?
今年从 München 的郊区 Garching 开始, 在本科室友房间里的充气床垫上迎接了又一个闰年. 在德国的旅行已经在年初的博客中提及, 很想未来再有机会进行这样的活动. 回法之后与网友见了面, 又和同学吃了串串烧烤, 快活不已! 很快在 01.08 下起了雪, 过两天日本女生回法给我带了好吃的巧克力. 总之, 穿插在第二阶段的两周冬假很快便结束了.
后来的一两个月, 我尝试了新的菜品, 如宫保鸡丁和烧茄子. 很快时间流转到 02.09 除夕夜, 那天中午去龙华小馆吃了午饭, 又和科大的同学们吃了晚饭: 那个包厢里还有卡拉 OK 可以唱, 大家边吃边玩, 吃完了又去买了奶茶! 结束之后我又开始了新菜品的尝试, 包括竹笋烧肉, 芦笋虾仁和白萝卜猪骨汤; 另外在 02.19 的那天收到了一小块生日蛋糕, 被人惦记以至于会被送蛋糕的感觉也是相当好! 很快第二阶段的 pâles 也来临了, 考完后首次在巴黎品尝四川火锅, 香辣爽口.
第三阶段的主旋律转化为了找实习, 亦成了思想的转折点之一. 当时想将实习仅视为一场尝试; 而今从年末的角度来说, 或许也已经提前决定了很多命运的隐变量… 且不论此, 我在 03.08 收到了来自学校或者 SG 的一笔津贴, 总共 197 欧; 有了这小笔钱, 也让自己更放松出去吃点好的了! 很快又烧了点新菜, 比如莲藕炒肉. 上半年的日子节律相当快, 转眼又到了我 03.23 的生日. 与前几年一样, 我去吃了 KFC 还路过参观了边上的花鸟市场; 更特别的在于, 我在那一天收到了来自法国同学们制作的生日报纸, 当晚又去了 Massy-Palaiseau 车站边上的餐馆吃了牛排, 好不满足! 除开发青椒肉丝这一下饭菜品之外, 还在 03.30 去了自助火锅烤肉爽吃. 再过了十几天, 我收到了信弘天禾的实习录取通知: 内心绷紧的弦终于松开.
在 04.20 我与科大同学们以及几位法国老师品尝了下午茶, 以接下来几个月的法语口语额度为代价说了几个小时法语. 过了五天, 作为 parrain 去参加了荣军院的仪式, 与不同人进行了合照; 仪式结束后吃了一顿人均 30 欧的法餐, 虽稍贵但气氛极佳. 两天后一位朋友从荷兰来法, 又吃了一家极佳的法餐: 尤其是那个三文鱼主盘, 令我回味. 中间又研究了诸如炝炒豆芽这样的新品, 在 05.05 品尝了自制甜点红枣红糖奶茶. 期间一个小乐子是小学老师找我录视频讲讲迫真数学学习经验, 硬扯为主, 乱想为辅. 到 05.13 进行了授剑仪式, 当晚点了 KFC 却没到令人愤恼, 终于只能吃了点饺子充饥度日,,, 十天后与复旦姐参加了 VivaTech 的展会, 学习与交流颇多; 凑了 Musk 视频直播的热闹, 还按照华为之邀听展并领取小纪念品, 并在次日的展会结束后和科大同学们吃了前面提及的川菜火锅. 在科大学长来巴黎访问吃饭和伊比利亚网友来巴黎游玩吃饭之后, 去一家性价比很不错的香品店买了点小礼品, 便怀激动心情回到了上海.
回国的十四周实乃享受之至, 住在表哥家里没有房租压力是主因之一: 回来第一餐便是近三百块的温州海鲜. 探店校边的潮汕牛肉火锅自助, 后去同济参观; 恰临国际建造节, 又与建筑专业的网友一起参观, 所学颇多! 当晚又与网友们吃了齐齐哈尔烤肉, 次日大早三点出门赶飞机去北京. 在人大边上吃到了北京烤鸭和炙子烤肉, 去中科大厦 B 座圣地打卡. 玩北大, 开香槟; 虽没进清华, 但二访人大——可惜由于安排不周没有机会民科合并,,, 北京回来之后便实习入职并开始读那些金工的研报, 正式启动 quant 的学习. 一开始公司大楼的食堂在装修, 故而早午饭还在吃公司的面包和快餐; 后面很快吃上了热腾腾的中餐, 久违不已.
这三个月几乎每个周末我都出去玩, 在杭州参观浙大的校区, 面网友, 见同学; 回科大, 如回家; 去闵行交大, 赶在同学出国前再见一面, 不知将来几年是否还有机会. 很快到了 06.30 这一特殊日子, 我在月内又一次去浦东机场, 如两年前她送我一样送她出国; 我们总结了五个周目的民科合并, 回忆了过去展望了未来, 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回忆——即便她到现在还没把照片发给我(×) 这些日子里工作日下班也会见不少人, 有同学有朋友有老师有网友. 七月伊始, 在迷雾点开了新地点: 苏州!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在杭前面有一定道理. 次日又往杭州, 一周末内逛完苏杭. 下旬于 07.20 点亮了长沙, 狠狠辣了一把. 后面 07.28 还被拉去和我妈以前的课代表吃饭, 可算是少有的扩展社交, 其中丰富的内心斗争反映了对异性交往的困难. 在七月末收到工资后, 我决定回家一趟: 回温中, 打桌游. 八月份扑面, 去海底捞给 Stanford 的兄弟过生日, 又在 08.12 晚与 jy 姐姐临走前见面吃饭. 接下来又见了些许朋友, 吃了些想吃的饭菜. 实习结束, 再去北京! 本次有备而来逛爽了清华, 还去了国科大和高能所, 吃上了短视频中反复见到的铜锅涮肉. 余下仅一周的归家休憩, 没有几天, 重回上海, 再归法国.
工作则是难以开口的话题. 我自认为进行了很多努力以发现新的因子, 但浏览了过多金工的研报之后仍然没有好的成果, 只余焦虑满心和压力缠身: 似乎相对好用的想法已经被想干净了. 在努努力拼出一个独立因子之后, 被 mentor 锐评多头收益非常不行所以并不能录入库中. 故而只能放弃, 开始完成 mentor 交代的任务, 进行一些相对杂乱的工作. 客观来说, 压力之下也很难长时间冥思苦想, 有时沉迷摸鱼水群, 甚至大早上在睡觉. 总而言之, 这样人工挖因子的工作却有困难. 不过, 理论上 quant 还有很多其他的工作方向, 以及工作风格上除了私募还有银行等机构的模式. 另一方面, 在和其他人交流中感受到自己可能对半经验类的工作更有倾向性, 而非这样到现在也没有明白完全流程的工作, 如我至今不知挂单买卖的基本原理.
回了巴黎后参加 PSC 的答辩发现自己在国内实在吃了太多, 但回来后依旧在和朋友们吃饭. 托运了一个巨大的五升电饭煲回法, 允我进一步开发许多新菜式, 尤其是焖饭. 因为实习也赚了点小钱, 所以出门吃的次数更多了; 同时也给自己安排了一次 Toussaint 的旅游, 趁找实习压力还不算很大时去 Vichy 好好度假打卡. 去年说回国把自己的口味养刁了, 今年口味的升级则进一步过度: 不仅 Kébab 和 Michi 吃得更多了, 且更多开始探索如新疆餐馆这样的新店; 在自己烧饭时也大方购买了更多肉和蔬菜, 并保留和常规化给泡面加菜加蛋加金针菇的吃法.
同时, 本以为更加容易的找实习却成为了第三年第一阶段的主要困难, 带来压身的焦虑和压力. 一方面, 海投之后各种回应都极少, 写完 OA 或者一面完往往直接给简单挂了; 另一方面, 有 Jump Trading 和 Square Point 这两家走到终面轮把我挂废了, 深刻感受到了自己对数据分析的认知不足和面试经验的欠缺, 有必要在这些点上精进. 被这些公司拒绝之后也受到了强烈的负面情绪, 对自己现在全无自信力, 对未来的期待显著下降. 另外, 在知乎读到了很多关于 quant 的回答, 也明白这一行业在充分竞争后并不好过的现状, 甚至已经开始思考如果自己干不了这方面的工作将来应该去干点别的什么; 与同学讨论之后也在思考是否应该投一些业界实习如运筹学.
比于去年, 今年写总结情绪波动更为明显. 有上半年的苦尽甘来, 中间三个月的极致享受, 以及下半年的巨大落差, 直至目前仍在低谷中. 也正因为体验到了工作和找工作的多方压力, 对于去年文末提到的诸如谈恋爱之类的内容已无更多想法. 所以说, 申到一个相对可以的 4A 并找到一个好工作算是我对 2025 年的仅有期望罢. 果然, 当初觉得未来无限可能的我已经死去了, 留下来了一个对现实不存念想且饱经拷打的, 成年人; 那样的生活似乎在梦里, 何日能再次体验呢?